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Pulse of Education

:::
首頁 > 專欄 > 教育新訊 > 國家教育研究院社會情緒學習研究室揭牌:營造幸福學校,實踐健康台灣願景
第20期 2025-05 教育新訊

國家教育研究院社會情緒學習研究室揭牌:營造幸福學校,實踐健康台灣願景

國家教育研究院社會情緒學習研究室揭牌:營造幸福學校,實踐健康台灣願景
作    者:

林哲立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摘要

  為因應數位時代學習環境變遷與學生心理健康挑戰,教育部頒佈「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畫」,於此計畫下,國家教育研究院成立「社會情緒學習研究室」,並於今(2025)年3月27日正式揭牌,期盼未來透過統整國內外實踐經驗、研發課程與指引、長期追蹤調查與培訓學校領導人與種子教師等任務面向,營造幸福學校,實踐健康台灣願景。

  在「健康台灣」的國家政策藍圖下,為因應數位時代學習環境的變遷與學生心理健康等挑戰,教育部於今(2025)年2月頒布「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畫」,在此中長程計畫下,國家教育研究院(以下簡稱國教院)成立「社會情緒學習研究室」,專責研發與推動工作。3月27日國教院於臺北院區10樓國際會議廳舉行研究室揭牌典禮,邀請立法委員、教育部代表、大學研究機構學者、非營利組織代表,以及學校校長與教師共襄盛舉,分享推動經驗並展望未來發展。

  本次活動適逢國教院成立14週年,院長林從一表示,社會情緒學習的理論與實務旨在培養孩子的自我理解、自我管理、人際互動及決策能力,為全人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林院長進一步指出,「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畫」得以順利完成,有賴顏慶祥副院長的領導、林哲立副研究員的全力投入,以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陳學志教授的大力協助。未來,研究室將致力於研發教學指引、發展評估工具、進行長期調查、培訓學校領導人與種子教師,並深化國內外交流與協作,以營造幸福學校,朝向「健康台灣」的目標邁進。

  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司長吳林輝指出,近年來兒少心理健康議題日益嚴峻,社會情緒學習作為一種思維與方法,協助營造幸福學校與友善校園;他表示,此中長程計畫能迅速推動,得力於國教院的研究基礎,研發團隊在三個月內即完成計畫草案,後續也將成立協作委員會提供政策實施建議。此外,吳司長提到我國推動社會情緒學習並非從零開始,已有多所學校將相關課程納入校訂課程,研究室的成立將有助系統性的研發與推動,進一步實現政策目標。

  監察委員范巽綠則表示,此計畫為教育部「健康台灣」政策下的重要舉措,有助於提升學生心理健康、社會情意素養及教育品質。立法委員吳思瑤,雖因立法院議程未能親臨,亦特別傳達對研究室的高度期許。

  揭牌儀式後,接續舉行「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畫規劃理念與實踐展望座談會」,由顏慶祥副院長主持,邀請多位專家進行深度對談。座談會中,林哲立副研究員指出,社會情緒學習的實務可增益素養導向教學以及教學評量的實施,此外目前多數教材來自國外翻譯,需要支持教師社群的協作與增能,以提升本土適切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情緒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學志則提到,研究顯示25-40%的學生數學成績受情緒影響,若能減少對失敗的恐懼,學習成效將有所提升,並強調社會情緒學習並非與學科教學對立,而是相輔相成,有助於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正向發展與社會情緒學習中心主任林偉文指出,該校已設立社會情緒學習學分學程,並規劃「幸福力微學程」,希望從師資培育階段開始,奠定未來教師的相關能力,並提升其幸福感。臺灣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楊俐容則分享多年推動經驗與實施成效,強調跨系統資源整合的重要性,期待未來能串聯相關體系,擴展情緒教育課程,讓更多學子受益。

  國教院社會情緒學習研究室的任務涵蓋多個面向,包括統整國內外實踐經驗、研發符合本土需求的課程與指引、實施長期追蹤調查、培訓學校領導人與種子教師,以上各項任務需要匯聚各單位的能量與資源,方能發揮綜效,實踐「健康台灣」的願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