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Pulse of Education

:::
首頁 > 專欄 > 教育交流道

教育交流道

第20期 自主學習效益:學校自主學習實施狀況調查
自主學習效益:學校自主學習實施狀況調查

國教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針對從國小至高中職實施自主學習調查,包含1,262份問卷與71場深度訪談,調查結果顯示72.2%的學校已部分實施自主學習。調查資料以5個面向分析,在時間安排方面,多數學校安排1至2節課的自主學習時間。在人力資源方面,新進教師參與教學比例較高,在少子化關係下,學校的空間安排相對充裕,但回應教師增能需求則顯示出不足。學校實施困境有面臨學生動機不足、教師專業能力支持不足、資源缺乏等問題。因此針對上述問題,學校對教育政策建議,包括能建立學習資源支持系統、提升教師教學能力以及逐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等面向。

第20期 108課綱實踐:桃子腳國中小的雙語教育與自主學習探索
108課綱實踐:桃子腳國中小的雙語教育與自主學習探索

108課綱強調以核心素養為導向,旨在培養學生跨領域學習能力、解決問題技能及適應未來挑戰的能力。桃子腳國中小作為課綱實踐基地,聚焦於雙語教育和自主學習,運用「內容與語言整合學習」(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LIL)模式,將語言學習與學科知識相結合,結合地方特色課程和國際交流活動,促進學生語言應用能力與跨文化素養的提升。自主學習方面,則運用數位科技與情境化教學設計,讓學生能在真實情境中主動探索,提升學習責任感與批判性思維。本研究透過桃子腳國中小的實踐案例,剖析教育創新模式的挑戰與成效,提出未來發展建議,期望為素養導向教育提供具體啟發。

第20期 關於108課綱,我們在課堂上的實踐
關於108課綱,我們在課堂上的實踐

本文探討了漳和國中在108課綱實施過程中的實踐經驗。首先,教師們對108課綱的實施感到擔憂,尤其是在如何開發校訂課程方面。漳和國中藉由參與國教院專案計畫,提早成立課程社群,逐步發展出符合學校特色與需求的彈性課程。尤其在自主學習方面,學校設計了為期三年的課程,旨在提升學生的學習策略與專題探究能力,並將自主學習的策略應用在學科上。此外,學校也結合當地資源,發展如「文史踏查話枋寮」等校訂課程,讓學生透過實地走讀了解在地歷史,並將課本內容與社區歷史相結合。最終,透過這些實踐,學生不僅能夠提升歷史知識,還能培養提問、批判思維及生活應用能力。


TOP